首页 > 聚焦 > 正文

【2023年信用趋势】不良资产证券化:整体回收趋势或进一步分化,优先级证券信用质量保持稳健_热点在线

2023-01-11 21:28:50   来源:标普信评  

便于您第一时间获取标普信评资讯

展 望


(资料图片)

在宏观经济承压叠加疫情的冲击下,一方面,不良资产的入池资产基数将会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不良资产的催收情况将会承压。整体而言,我们认为优先级证券的信用质量仍将保持稳定,而行业整体回收水平的分化趋势或将更加明显。

基于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较为充足的超额抵押率及相对较短的存续期,不良资产品类众多,通常可分为零售和对公的不良项目。我们对零售不良项目资产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涉房(主要是住房)类资产(如个人住房贷款抵押贷款、房抵贷等)通常与其他类型抵押物以及信用类的资产在回收上有着较明显的区别。我们认为,这反映了住房作为优质抵押物,有着良好的流通市场,成熟的法律和市场操作案例,从而提升了所担保的基础资产的回收率。同时,当前存续涉房类零售不良贷款的平均期限(自初始起算日)为33个月,对应的累计回收率在45%左右,这与非房类零售不良贷款约19个月的平均期限及14%的累计回收率有着显著差异。我们预计,2023年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仍将以个人零售类不良贷款为主;不同机构、不同产品的分化趋势或将更加明显,其中涉房类零售不良贷款的回收表现仍将处于较好的水平。

不良资产证券化通常有着较多的劣后增信以吸收原本已被纳入不良的基础资产,并且有着稳定的历史信用表现。此外,信用类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由于不涉及抵押物的处置及相对较低的回收预期,优先级证券的存续期限也较短,通常情况下在一年之内即会兑付完毕,如此短的风险暴露期也进一步稳定了优先级证券的信用质量。我们相信,这一特点在2023年也将继续在不良资产证券化中得以保持。因此我们预计,2023年存续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证券信用表现仍将继续保持稳定。

近三年来,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在经历了较快增长后已趋于稳定,我们预计2023年行业整体发行规模仍将保持稳定,发起机构方面仍将以国有银行为主导,同时股份制银行等其它中小金融机构的参与度将有所提升。

关 注

根据不良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抵押情况及押品类型,抵押物处置回收情况是否符合预期,同时关注不同区域经济环境及市场的活跃度是否会影响抵押物的处置。

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叠加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不同发起机构的催收流程及针对不同资产类别的催收策略变化。

分析师:

张恩杰,北京;

Enjie.Zhang@spgchinaratings.cn

周侃,北京;

Kan.Zhou@spgchinaratings.cn

点击小程序卡片,获取完整版报告

关键词: 不良资产证券化 不良贷款 基础资产

推荐内容

Copyright www.caikuang.rexun.cn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7
邮箱:5 626 629 @qq.com